企业日报

郭士强挥别教练席!王俊杰、余嘉豪担纲中国男篮亚洲杯新征程

2025-08-08

郭士强:从球员到主帅的篮球人生

郭士强的执教生涯堪称中国篮球的缩影。作为前 CBA 辽宁队主力控卫,他退役后迅速转型教练,2009 年成为中国男篮最年轻主帅,虽在天津亚锦赛憾失冠军,但此后在 CBA 带领辽宁队、广州队屡创佳绩,2024 年正式接过中国男篮教鞭。他的执教风格以防守为根基,强调团队协作与年轻球员培养,本次亚洲杯更是主动放弃徐杰、张宁等攻强守弱的球员,选择高诗岩、雷蒙等防守尖兵。

然而,随着亚洲杯征程开启,郭士强的 “告别” 更多指向角色转换 —— 他不再兼任广州队主帅,全身心投入国家队建设。尽管面临周琦、杨瀚森等七大主力缺席的困境,他仍坚定表示:“亚洲杯就是要拼每一场,希望年轻球员能打出来。”

王俊杰:新生代锋线的双面挑战

20 岁的王俊杰是本届亚洲杯最大发现之一。这位 NCAA 旧金山大学的前锋在热身赛中一鸣惊人:首秀三分 4 中 2,次战 9 投 5 中轰下 16 分,展现出持球突破、外线投射和防守轮转的全面能力。亚洲杯首战沙特,他在第二节单节连得 8 分,末节关键防守成功限制对手反击,正负值 + 22 全场最高。

但郭士强对他的要求更为严苛。在防守端,王俊杰曾因对位沙特球员时三次漏防导致对手三分命中,被直接换下调整。数据显示,他在 CBA 场均防守对手投篮命中率达 53%,高于联盟平均水平 8%,尤其是面对突破时成功率仅 38%,暴露出经验不足的问题。不过,他在亚洲杯次战印度时彻底爆发,5 投 5 中砍下 13 分,三分 3 中 3,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成长潜力。

郭士强挥别教练席!王俊杰、余嘉豪担纲中国男篮亚洲杯新征程

余嘉豪:内线新核的崛起与挑战

身高 2.21 米的余嘉豪成为本届亚洲杯内线支柱。这位即将加盟西班牙毕尔巴鄂俱乐部的年轻中锋,在热身赛中场均贡献 11.5 分 8.7 篮板,防守端多次封盖对手内线强攻。亚洲杯首战沙特,他与胡金秋组成的 “浙江双塔” 合力抢下 23 个篮板,末节关键时刻连续两次封盖对手上篮,彻底锁定胜局。

余嘉豪的技术特点鲜明:兼具传统中锋的身高优势与现代内线的灵活性。他在 CBA 场均 1.5 次盖帽,篮板率高达 15.2%,同时拥有 33.3% 的三分命中率,能为球队拉开空间。但他的罚球稳定性(本赛季 76%)和对抗强度仍需提升,尤其是面对约旦归化中锋塔克时,如何限制对手突破将成为关键。

亚洲杯征程:残阵出击的突围之路

分组与赛程

中国男篮与沙特、印度、约旦同处 C 组,赛程呈现 “弱 - 次强 - 强” 的梯度挑战。首战 93-88 险胜东道主沙特,次战 100-69 大胜印度,末战将对阵约旦,若获胜即可锁定小组头名。根据赛制,小组第一可直接晋级八强,避开 B 组的澳大利亚、日本等强敌。

战术革新

郭士强在本届亚洲杯大胆尝试战术转型:放弃传统内线硬凿,转而采用大量无球掩护(如 flare 衔接牛角、Stagger 衔接下掩护),强调外线三分出手与攻防转换速度。对阵印度一役,中国队三分 28 投 15 中,命中率超 50%,胡明轩单场命中 5 记三分,彻底改写了 “中国男篮不善远投” 的刻板印象。

对手分析

  • 约旦:拥有归化球员塔克(CBA 旧将)和霍利斯・杰弗森(前 NBA 球员),场均快攻得分 18.7 分,内线双塔组合身高均超 2.10 米,将对中国男篮内线造成巨大压力。
  • 日本:虽八村塁缺席,但归化中锋霍金森(26 分 13 板)统治力十足,小组赛首战 99-68 大胜叙利亚,展现出超强进攻火力。

年轻球员的使命

本次亚洲杯 12 人名单中,9 人首次参赛。廖三宁的突破分球、赵嘉义的底角三分、李祥波的防守轮转,都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拼图。郭士强特别强调:“年轻球员的成长需要代价,但亚洲杯就是他们最好的试金石。”

郭士强的 “告别” 并非终点,而是中hth华体官方下载app国男篮重建的起点。王俊杰、余嘉豪等新星的崛起,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篮球的希望;而战术革新与年轻球员的培养,更是为 2026 年亚运会、2027 年世界杯埋下伏笔。正如郭士强所言:“中国篮球到底行不行,我们要用决心去证明。” 在沙特吉达的赛场上,这支以 “残阵” 出击的队伍,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。